2014、2015两年,国家连续出台了两个政策来鼓励航天走向民用,一是《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另一个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十年过去,中国的商业航天发展到哪一步了?
首先我们要知道,所谓商业航天,就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企业为主体,以盈利为目的,以航天产品开发、系统运营、应用服务为核心的航天活动。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商业航天产业上游为卫星制造,中游包括运载火箭整箭制造、卫星地面设备制造、火箭发射及卫星在轨寿命保险等,下游则为卫星应用与服务。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2019-2023年期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由0.84万亿元增长到1.94万亿元。分析师预测,2024年,在政策利好、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商业航天市场将迎来爆发,市场规模预计达2.34万亿元。
市场的利好反馈,也实打实地体现在了2023年的每一次发射任务中。
仅2023年,中国航天就实施了67次发射任务,其中商业运载火箭共13次,中国商业航天领域共发生融资约170起,合计披露金额超185亿元。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伴随航天科技加速创新,中国的“问天之路”也越走越深远。
2024年9月6日2时30分,民营“中国星链”——吉利未来出行星座,第三个轨道面,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10星方式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10颗卫星状态正常,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这短短几行字,背后有多少信息量?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低轨道空间部署卫星,属于各个国家的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范畴。而全球范围内的低轨道空间能容纳的卫星数量,也就6万颗左右,目前仅马斯克的星链(Starlink)一个项目就占了超过42000颗。商业航天公司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现阶段,企业们面临的挑战也十分迫切。目前的首要问题,就是卫星轨道频率紧缺,近两年,世界各国对于卫星无线电频率资源的争夺愈发激烈。此外,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的商业化应用也刺激了卫星星座的发射需求。
而一箭多星发射技术本身,就面临着巨大挑战。首先在承载卫星的火箭上,要求火箭顶端的整流罩空间更大,以容纳更多卫星;同时要求更轻,以节省能量,将运载能力都留给载荷,有效发挥运载火箭的效益。同时,相较于一箭一星,一箭多星带来了更为复杂的振动条件,需要科研人员进行复杂、精密的数学计算,以确保安装在运载火箭各部位的卫星都能够承受振动,同时保证卫星“座位支架”不能散架。除此之外,“多星”的依次释放、精准入轨、避免碰撞等等环节,都需要运载火箭有更强的控制、变轨和供电等能力。所以一箭多星发射技术,往往是“大国专属”。
在解决了技术问题后,众多国家和企业都在抢占这轨道资源的环境下,发射效率也至关重要,能量产、发得多、还要发得快,也成为了衡量商业航天企业能力的关键。
以本次发射的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为例,该星座是由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打造,自2019年启动设计,截至目前已有三个轨道面,30颗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分别是2022年6月2日,星座首轨9星成功发射入轨,2024年2月3日,星座第二轨11星成功发射入轨,2024年9月6日,星座第三轨10星成功发射入轨。
这几次发射的首要特征,就是部署效率,未来的发射规划更是将效率发挥到了极致。目前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一期计划部署是72颗卫星,二期规划了264颗手机直连卫星,第三期则规划了5676颗通信卫星。三期下来,不仅提升了轨道部署效率,还从中低速到高速宽带全覆盖,基本可以满足大众消费及各类行业应用场景,并实现全球信号覆盖。
而想要真正实现“中国速度”,自研和产能至关重要。
以时空道宇为例,为了实现高效部署的目标,他们打造了全球首个深度融合航天制造和汽车制造能力的卫星量产工厂,能实现日产1-2颗卫星,年产500颗的速度,让卫星生产成本下降了45%左右,还拥有自研卫星应用产品及服务,并成功落地进入商业化阶段。时空道宇于2023年完成的卫星通信技术,全球首次量产上车,在极氪001FR、极氪001、极氪007、极氪009及009光辉版和吉利银河E8上均配备了双向卫星通信服务。
除了以能自研、能量产、发得多、发得快,高效部署低轨道空间资源外,中国商业航天要想充分利用轨道资源,还需要具备面向全球的商业化路线。
同样以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为例。2023年,吉利控股集团年销量近300万辆,海外市场占比近10%;2024年上半年,吉利汽车集团海外销量达到197,428辆,同比增长超67%,依托吉利控股集团在全球的市场布局,时空道宇也提前将卫星应用服务推向了中国以外的地方。
截至目前,时空道宇已经在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地获得了明确的市场需求,并成功完成了商用部署测试,成为首个在海外实现卫星通信应用落地的中国商业低轨卫星星座。比如2023年10月在东南亚布局星座海外应用,就与马来西亚电信运营商携手开展智慧港口、智慧农业等解决方案落地;再比如今年6月,在中东与阿曼卫星通信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后续在中东地区,开展手机直连卫星通信等应用测试,同时计划于2025年在中东地区其他国家,以及北非地区推动星座商业化服务的全面落地。
这些举措,也为时空道宇未来在全球市场扩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吉利未来出行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不仅实现了中国商业航天在技术、产能、部署效率上的突破,也正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进智能出行和卫星通信服务的落地,为中国商业航天开创一片广阔的商业化空间。
时空道宇CEO王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商业航天是在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商业公司”面向“全球商业消费市场”,在充分竞争过程中实证的“商业航天系统工程”。
以“中国速度”叠加商业化落地先行的“中国模式”,也许才是中国商业航天能推动“空间经济”发展,真正走向世界的关键。逐梦岂惧星河远,丹心耿耿寄问天。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不仅能看到脚下四通八达的道路基建,抬头也能看到纵横交错、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基础设施,让跨山越海,上天入地,从此都不再遥不可及。
|